《走近桂林山水》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PPT課件
第一部分內(nèi)容:課程標準解讀
[課標下載] 野外觀察或運用視頻、圖像,識別3~4種地貌,說明其景觀的主要特點。
[學習目標]
1.了解桂林山水的形成條件。
2.了解喀斯特地貌的類型、特點及其分布特征。
核心素養(yǎng)聚焦
1.借助圖片探究桂林山水的地貌類型、特點及成因。(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
2.以喀斯特地貌的形成為案例,分析說明圈層間的相互作用。(綜合思維)
3.進行野外考察,探究喀斯特地貌開發(fā)旅游的可行性。(地理實踐力+人地協(xié)調(diào)觀)
... ... ...
走近桂林山水PPT,第二部分內(nèi)容:強基礎 自主診斷
[基礎素養(yǎng)]
一、桂林山水
1.地理位置:位于_________壯族自治區(qū)_________。
2.景觀特點:典型的_________地貌,“_________、水秀、_________、石美”。
3.形成條件:
(1)巖石條件:_________廣布,厚度_________、巖性_________、裂隙比較發(fā)育。
(2)氣候條件:__________________氣候,溫暖濕潤,_________。
(3)地形條件:東部、西部、北部地勢_________,中部、南部地勢 _________ 。
(4)水文條件:_________和_________豐富,_________縱貫南北。
(5)生物條件:_________。
素養(yǎng)盤點 1.我國北方喀斯特地貌發(fā)育為什么不如南方典型?(區(qū)域認知+綜合思維)
提示:我國北方地區(qū)由于氣溫低,降水少,流水的溶蝕與淀積作用弱,所以喀斯特地貌發(fā)育不充分。
[判斷] 1.桂林山水是對桂林旅游資源的總稱。( )
2.喀斯特地貌大多發(fā)育于花崗巖廣布的地區(qū)。( )
3.觀賞桂林山水最好乘船沿湘江體驗“人在畫中游”的感受。( )
答案:1.√ 2.× 3.×
二、 喀斯特地貌
1.喀斯特作用的本質(zhì):含有_________的水對可溶性巖石的_________ 和_________作用,其化學過程如下:
2.喀斯特地貌的發(fā)育條件
1巖石的_________、透水性。
2水的_________、流動性的強弱。
3.類型
1地面喀斯特地貌:石芽、_________、石林、峰叢、_________、_________等。
2地下喀斯特地貌:_________、地下河、_________、石筍和石柱等。
4.開發(fā)利用
1著名風景旅游區(qū)。
2洞穴內(nèi)_________,為_________、防空、儲藏等提供便利。
3導致_________和 _________,給生產(chǎn)和工程建設帶來不利影響。
素養(yǎng)盤點 2.峰林和石筍的成因完全一致嗎?(綜合思維)
提示:不完全一致。峰林為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石筍主要為流水淀積作用所致。
[判斷] 1.地面喀斯特地貌主要是流水溶蝕作用形成的。( )
2.如果多個喀斯特山峰有明顯的基座相連,就叫峰林。( )
3.石鐘乳、石筍、石柱等景觀矗立在地面上。( )
4.喀斯特洞穴易塌陷,不能為人類居住提供便利。( )
答案:1.× 2.× 3.× 4.×
[自主診斷]
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這里山奇水秀,風光絢麗。“山清、水秀、洞奇、石美”是桂林風景的“四絕”。據(jù)此回答1~2題。
1.關于桂林山水成因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巖石厚度大,巖性純,裂隙比較發(fā)育
B.氣候炎熱多雨,地表水和地下水豐富
C.流水沉積作用強烈,淀積沉積地貌發(fā)育
D.土壤和流水中有機酸的含量較高
2.喀斯特地貌地形區(qū)對發(fā)展旅游業(yè)有利,但在大型工程建設中要注意( )
A.峰林 B.孤峰
C.石柱 D.地下溶洞等
解析:第1題,桂林市屬亞熱帶季風氣候,降水豐富,以流水溶蝕作用為主。第2題,喀斯特地貌區(qū)地下多溶洞、暗河,地基不穩(wěn)固,修建大型工程時要注意地基塌陷等問題。
答案:1.C 2.D
... ... ...
走近桂林山水PPT,第三部分內(nèi)容:析疑難 合作探究
探究點一 桂林“山水”的成因
[主題聚焦]
走進桂林,來到漓江,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座座平地拔起的山峰倒映在明潔如鏡的漓江水面的畫面。如巨幅水墨畫。“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是其最真實的寫照。下圖為“桂林及周邊地區(qū)地形圖”。
通過合作探究,得出有關問題的結(jié)論。
探究1:請指出桂林的氣候特點,說出這種氣候?qū)λ固氐孛残纬傻淖饔谩?/p>
提示:桂林屬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雨量充沛。降水多,有形成喀斯特地貌的物質(zhì)基礎;氣溫高,水對石灰?guī)r的化學溶蝕速度快,有利于喀斯特地貌的快速形成。
探究2:描述圖示地區(qū)的地勢特點,說明這種地勢特點對喀斯特地貌形成的作用。
提示:桂林地區(qū)東部、西部、北部地勢較高,中部、南部地勢較低,漓江自北向南縱貫全境。這種地勢特點有利于地表水的匯集;地形坡度大,有利于地表水的快速流動,有利于促進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探究3:圖示地區(qū)主要由石灰?guī)r組成,分析這種巖石對桂林山水的形成起到的作用。
提示:石灰?guī)r分布廣,厚度大,巖性純,裂隙比較發(fā)育,巖石的可溶性和透水性都很好,有利于流水對巖石的溶蝕,并形成典型的喀斯特地貌。
探究4:推測附近地區(qū)的植被類型,并分析植被在桂林山水的形成中發(fā)揮的作用。
提示: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植被茂盛,枯枝落葉腐爛后會形成有機酸,融入水中后加大水的溶蝕力,加速喀斯特地貌的形成。
探究5:桂林山水為什么被評為“中國最美喀斯特景觀”?
提示:桂林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山清、水秀、洞奇、石美”著稱,造就了“桂林山水甲天下”的勝景。
[核心歸納]
桂林“山水”的成因分析
桂林山水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的形成和發(fā)育與該地區(qū)的巖石條件、氣候條件、生物條件等密切相關,是這一地區(qū)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也是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具體成因如下表所示:
1.此人民幣票樣,展示的是我國何處景觀( )
A.九寨溝風光 B.桂林山水
C.長白山天池 D.黃山
2.該地景觀的主要成因是( )
A.冰蝕作用 B.流水溶蝕作用
C.風力侵蝕作用 D.海浪侵蝕作用
3.該地貌景觀是由于( )
A.地球水圈與巖石圈相互作用而形成
B.地球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相互作用而形成
C.地球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相互作用而形成
D.地球大氣圈、水圈、生物圈和巖石圈相互作用而形成
解析:圖中所示為桂林的峰林地貌和漓江?λ固氐孛彩窃谝欢ǖ臍夂蚝蜕锏葪l件下,水對巖石的溶蝕及淀積作用的結(jié)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水、大氣、生物、巖石的相互作用。所以說喀斯特地貌是巖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結(jié)果。
答案:1.B 2.B 3.D
... ... ...
走近桂林山水PPT,第四部分內(nèi)容:提能力 分層集訓
2016年9月25日,有著超級“天眼”之稱的球面射電望遠鏡在貴州省平塘縣的喀斯特天坑中順利“睜眼”。據(jù)此回答1~2題。
1.喀斯特天坑屬于下列哪種地貌( )
A.流水溶蝕 B.流水沉積 C.風力侵蝕 D.冰川侵蝕
2.下圖為“喀斯特洼坑形成過程中不同時期的地質(zhì)狀況示意圖”?λ固赝菘有纬傻牡刭|(zhì)過程,順序正確的是( )
A.②①③④ B.②①④③
C.④③②① D.④①③②
解析:第1題,喀斯特天坑是石灰?guī)r被流水侵蝕、溶蝕形成的,A對。流水沉積作用形成的是平原或三角洲地貌,B錯。風力侵蝕形成的是風蝕蘑菇等地貌,C錯。冰川侵蝕形成的是角峰、U形谷等地貌,D錯。第2題,喀斯特洼坑形成的地質(zhì)過程,先是形成小溶洞②,經(jīng)流水不斷溶蝕,形成大溶洞①。后因頂部變薄,發(fā)生坍塌,形成④。最后形成天坑③,順序正確的是②①④③,B對。A、C、D錯。
答案:1.A 2.B
3.該地區(qū)地貌景觀一般會歷經(jīng)下圖所示的四個演變階段。目前該地區(qū)地貌所處的演變階段是( )
A.滲穴期 B.洼盆期
C.錐丘期 D.殘丘期
4.圖示地區(qū)( )
A.流水溶蝕作用顯著 B.沒有流水沉積作用
C.河流左岸堆積,右岸侵蝕 D.河流左岸侵蝕,右岸堆積
5.該地山區(qū)難以生長高大的樹木,其原因是( )
①氣候冷濕 ②土層淺薄、廴藶槠茐膰乐亍、艿叵滤癫厣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 ... ...
關鍵詞:魯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PPT課件免費下載,走近桂林山水PPT下載,從圈層作用看地貌與土壤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