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級物理上冊《測量平均速度》機械運動PPT免費課件下載,共24頁。
學習目標
1.學會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確測量路程和時間,并求出平均速度。
2.會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加深對平均速度的理解。
3.體會設(shè)計實驗、進行實驗、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的全過程。
4.通過實驗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養(yǎng)成學生認真仔細的科學態(tài)度,正確、實事求是記錄數(shù)據(jù)的作風。
測量平均速度
1.提出問題 小車沿斜面滑下時速度是如何變化的?
2.猜想與假設(shè)
(1)可能越來越大;
(2)可能保持不變。
3. 制定計劃與設(shè)計實驗
(1)原理:v=s/t
(2)實驗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車、金屬片。
(4)實驗步驟
①把小車放在斜面頂端,金屬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測出小車將要通過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測得的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中。
②用停表測量小車從斜面頂端滑下到撞擊金屬片的時間t1。
③根據(jù)測得的s1、t1,利用公式v1 = s1/t1 算出小車通過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④將金屬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測出小車到金屬片的距離s2。
⑤測出小車從斜面頂端滑過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時間t2,算出小車通過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交流與評估
(1)斜面的坡度過小,小車達不到底部;斜面的坡度過大,記錄時間不準確,導(dǎo)致實驗誤差大。
(2)金屬片的作用是便于測量時間和讓小車停止運動。
(3)時間記錄與小車開始下滑可能不同步會存在誤差;小車撞擊金屬片時,停止計時可能會存在誤差。
(4)實驗中,應(yīng)改變斜面的傾斜程度,多做幾次實驗,這樣得出的結(jié)論才可靠。
(5)為了方便測量時間,斜面應(yīng)盡量長一些。
(6)不同小組測得的平均速度不同的原因有:斜面傾角不同,斜面長度不同等。
測量平均速度
物體運動的情況還可以通過另外一種辦法即時測定、顯現(xiàn)出來。如上圖所示,A為可在斜面上自由移動的小車,B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位移傳感器。位移傳感器B利用超聲波可以測出不同時刻小車A與它的距離,這樣計算機就可以算出運動的小車在不同位置時的速度。
計算機把在不同時間測出的運動物體的速度顯示在屏幕上(橫軸為時間,縱軸為速度),我們就可以直觀地看出物體的速度是增大的、減小的還是不變的。
課堂小結(jié)
我們今天學會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確測量路程和時間,并求出平均速度。如果我們要測量其他物體如火車、汽車……的平均速度,你會設(shè)計實驗方案嗎?其實是一樣的,只要能夠測量出路程和運動時間就可以利用公事了v=s/t。
在實驗過程中,每個小組成員的合作與協(xié)調(diào)也是實驗成功的重要原因,只有好的實驗方案配合默契的協(xié)調(diào),客觀的記錄才能得到科學合理的實驗結(jié)果。
... ... ...
關(guān)鍵詞:測量平均速度PPT課件免費下載,機械運動PPT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