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初立》秦漢統(tǒng)一王朝PPT課件3
一、西漢的建立
1.西漢的建立(重點)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2年。
(2)建立者:劉邦,劉邦就是漢高祖。
(3)定都:長安,史稱西漢。
公元前202年,劉邦稱帝,國號漢,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劉邦就是漢高祖。
漢初統(tǒng)治者采取了怎樣的措施?
輕徭薄賦
與民休息
怎樣認識漢初統(tǒng)治者的“無為而治”?
幾個原因,最重要的原因還是因為黃老學說最適合戰(zhàn)亂后的中國休養(yǎng)生息。秦朝使用嚴苛的法家制度,國家機器的玄繃的太近,所以需要更改國策。另外,張良他們應該也是黃老學說的擁護者吧。
... ... ...
二、“文景之治”(教學重點)
1.出現(xiàn)時間:漢文帝、漢景帝在位期間(公元前180-前141年)。
2.文景之治的措施
(1)繼續(xù)推行輕徭薄賦政策,實行三十稅一,并把徭役從一年一月減少為三年一個月。
(2)漢文帝、漢景帝還提倡節(jié)儉,文帝在位期間沒有修建皇宮,并減少宮中用度。
(3)廢除了秦律中的連坐法和殘損肢體的肉刑,重視“以德化民”,努力創(chuàng)造安定寬松的局面。
3.表現(xiàn)
經過漢文帝、漢景帝幾十年的治理,西漢社會安定,經濟發(fā)展,史稱“文景之治”。
... ... ...
第一,鼓勵生產,提倡以農為本
漢文帝把勸興農桑、土地開墾作為地方官吏政績的考核內容,設立“力田官”鼓勵農業(yè)生產。景帝也說:“農,天下之本也。”他們都重視發(fā)展男耕女織式的小農生產。
第二,實行輕徭薄賦,減輕人民負擔
漢文帝兩次“除田租稅之半”,即租率由十五稅一減為三十稅一。景帝即位后,三十稅一成為漢代定制。
徭役方面,漢文帝把每年服一個月減至每三年服一個月。景帝則把徭役起征年齡從17歲推遲至20歲。他們還限制貴族征用民役,減輕農民負擔。
第三,提倡節(jié)儉,節(jié)省政府開支
文帝在位23年,宮室苑林、車騎服飾都沒有增添,并明確下令,自己的陵墓不得以金銀雕飾,陪葬品都用尋常的瓦器。
第四,減輕刑罰,廢除連坐法和肉刑
淳于緹縈,女,臨淄人。她的父親淳于意由于得罪權貴被羅織重罪,按律當押送京城處以肉刑,家人特別是五個女兒因此都哭泣不止。淳于意責備說:“生子不生男,緩急無可使者。”聞聽此語,他的幼女緹縈更加傷心,毅然隨父赴京,并上書漢文帝,痛陳父親無罪,表示自己愿意充作官婢且代父受刑。文帝受到觸動,不僅特赦了淳于意,而且下令廢除肉刑。
... ... ...
“文景之治”出現(xiàn)的原因有哪些?
經過漢文帝、漢景帝39年的治理,社會安定,經濟發(fā)展,刑網疏闊,風氣篤厚。
“文景之治”的出現(xiàn)有三個方面原因。
(一)文帝和景帝重視農業(yè)生產。他們多次減免田租賦役,定田租為三十稅一,開放山林川澤,鼓勵農民進行副業(yè)生產,活躍商業(yè)市場。
(二)改革法律,廢除秦朝的株連,關心民眾疾苦,用笞[chī]刑取代某些傷殘肢體的肉刑。這里還有一個緹索救父的故事。緹索,漢太倉令淳于意的小女兒。淳于意沒有兒子,只有五個女兒。文帝時,淳于意有罪要受刑,詔命解送長安,當時肉刑尚未解除,淳于意臨行罵他的女兒說:“我沒有兒子,遇到急事,你們一點用處也沒有。”緹索便跟著父親到了長安。上書給皇帝,表示愿意賣身為官婢來贖父罪,文帝憐憫她,下令廢除肉刑,赦免了淳于意。景帝繼續(xù)減輕刑罰,各級官吏亦斷獄從輕。
(三)提倡節(jié)儉,反對侈糜,減省財政支出。文帝統(tǒng)治期間,宮室苑圃,車騎服飾,都無所增益。史載文帝為了節(jié)省黃金百斤罷建露臺,他說:“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吾奉先帝宮室,?中咧,何以臺為?”景帝尚節(jié)儉,對地主商人中正興起的侈靡之風,多少會起一些制約作用,與秦始皇的大興土木,“阿房宮,八百里”,確實是不可同日而語。 有何表現(xiàn)? “文景之治”減輕了刑罰,緩和了矛盾,有助于社會的安定。減免田租或不收田租,“無為而治”,農業(yè)生產發(fā)展,糧價大幅降低,漢初糧一石值五千錢,文帝時降到一石僅值數(shù)十錢至十余錢。社會經濟的發(fā)展,為漢武帝的大一統(tǒng)提供了雄厚的經濟實力。
... ... ...
三、“削藩”
1.漢初的封國制度
(1)分封的目的:拱衛(wèi)中央,鞏固政權。
(2)分封的危害:諸侯王的權勢不斷膨脹,嚴重威脅中央政權的統(tǒng)治。
2.漢景帝的“削藩”
(1)“削藩”提出的背景:王國勢力尾大不掉的局面出現(xiàn)。
(2)提出者:晁錯。
(3)內容:削奪王國的一些封地。
(4)影響:導致吳、楚等七個王國聯(lián)合叛亂,史稱“七國之亂”。
3.平定七國之亂
漢景帝派兵東征,平息了叛亂。此后,規(guī)定諸位王在王國內只能收取租稅,其他權力收歸中央。
4.王國問題
七國之亂后,景帝也對諸侯王的權力進行了一些限制,但并沒有徹底清除諸侯王國的勢力,他們對于西漢王朝中央集權的潛在威脅依然存在。
... ... ...
溫故知新
聯(lián)系西周實行分封制,秦朝“廢分封,立郡縣”,再到漢初分封諸侯后又“削藩”的反復,總結一下不同朝代實行不同制度的理由。
答: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從目的看,是為了鞏固奴隸制國家政權。從具體做法看,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從本質上看,分封制作為一種國家制度,它屬于上層建筑,主要是解決統(tǒng)治階級內部矛盾。奴隸社會的主要矛盾是奴隸主與奴隸之間的矛盾,奴隸主階級內部的矛盾是次要矛盾,但次要矛盾有時也居主導地位。分封制作為我國奴隸社會的上層建筑是建立在井田制這一經濟基礎上的。實施分封制的意義有:
⑴它總結了歷史經驗,把建立地方政權與鞏固自己統(tǒng)治有機結合起來,周王朝在分封諸侯的過程中,又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使王室能有效地對整個領土進行控制。
⑵分封制使統(tǒng)一的社會制度在諸侯國中得以普遍實行,周王室用權力與義務的規(guī)定,使周天子成為名副其實的諸侯之君,改變了夏商時代國王為諸侯之長的
狀況。
⑶分封制促進了諸侯國社會歷史的迅速發(fā)展,統(tǒng)一的奴隸制度在各諸侯國得以建立和發(fā)展,使奴隸制經濟有了繁榮的基礎。
⑷分封制加速了各族融合的進程,受分封的偏遠諸侯國逐步接受了中原文化,一些大諸侯不斷向周圍的夷、戎、狄等少數(shù)民族用兵,進而兼并其土地,進行了文化滲透。眾諸侯必須服從周天子的命令,眾諸侯有為周天子鎮(zhèn)守疆土、隨從作戰(zhàn)、交納貢賦和朝覲述職的義務。
... ... ...
郡縣制
一、秦朝采用郡縣制是對秦國設縣及商鞅變法的沿革
秦作為最晚被封的諸侯,看到了周分封制“大臣太重,封君太久,上逼主,下慮民”(《韓非子·和氏》)的弊病。加之,秦國處于與犬戎相接的西陲邊境,軍事的需要迫使秦設縣,管理邊境偏遠地方。楚、晉先后在邊地設縣也是對秦設縣有影響的。
二、吸取西周分封制的失敗教訓
分封制令諸侯坐大,形成尾大不掉之勢,周天子后來形如擺設,諸侯戰(zhàn)亂不已,百姓苦不堪言?梢,分封制的失敗教訓正是借鑒之處。
三、郡縣制的采用是適應中央官僚體系的需要
秦朝建立“三公九卿”制,上承丞相,下接郡縣?な赜苫实廴蚊,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體系?たh制正好與這種官僚體制相配合。
四、軍事及地方控制的需要
秦朝建立后,北方匈奴是秦的主要威脅。為了抵御匈奴入侵,秦朝在邊防地區(qū)設郡縣,這是因為郡縣制的集權特征和其軍事性質能更好地調動一切資源。這種集權性質的地方行政制度能很好地組織軍事力量抵御外侵。
秦統(tǒng)一六國后,領土空前廣闊,大部分為六國故土。為了加強對六國故地的控制,秦在六國都城設郡,這也是粉碎六國故民復國精神的措施。同時,便于秦朝各項制度的實施,更好的加強文化思想控制,削弱六國舊都的文化影響。
... ... ...
鞏固練習
1.西漢初年,農民大量流亡異鄉(xiāng),府庫空虛,財政困難,皇帝出行的儀仗隊伍湊不齊四匹同色的馬,將相等重臣權貴也只能乘牛車出門。在這種情況下,統(tǒng)治者要解決的首要問題是( )
A.革新秦朝的政治制度 B.恢復發(fā)展生產
C.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D.平定“七國之亂”
2.下列選項中,平定“七國之亂”的是(。
A.漢高祖 B.漢文帝
C.漢景帝 D.晁錯
3.漢初實行與民休息的政策。試著列舉漢文帝、景帝時期體現(xiàn)上述政策的措施。由于這些措施的實行,當時社會出現(xiàn)了什么景象?
答:(1)第一,鼓勵生產、注重發(fā)展農業(yè)經濟;第二,實行輕徭薄賦,減輕人民負擔;第三,提倡節(jié)儉,節(jié)省政府開支;第四,減輕刑罰,廢除連坐法和肉刑[黥qíng(或墨)、劓[yì]、刖yuè (或斬趾)、宮等四種殘害肢體的刑罰】。
(2)社會安定,經濟恢復,出現(xiàn)“文景之治”。
... ... ...
關鍵詞:秦漢統(tǒng)一王朝教學課件,西漢初立教學課件,岳麓版七年級上冊歷史PPT課件下載,七年級歷史幻燈片課件下載,秦漢統(tǒng)一王朝PPT課件下載,西漢初立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