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整合》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轉(zhuǎn)化PPT
第一部分內(nèi)容:突破一
酸的氧化性和氧化性酸概念辨析
酸的氧化性實質(zhì)上指氫離子的氧化性,任何酸都有不同程度電離出H+的能力,H+在一定條件下獲得電子生成H2。因此在某些反應中酸做氧化劑其實質(zhì)上是H+做氧化劑,如鋅與鹽酸或稀硫酸的反應,都可以用離子方程式Zn+2H+ === Zn2++H2↑表示此類反應的實質(zhì)。
氧化性酸是酸根離子中心原子顯示氧化性的酸,酸根離子獲得電子后,中心原子化合價降低,形成相應的低價含氧化合物甚至是單質(zhì)。如濃硫酸與Cu反應:Cu+2H2SO4(濃) CuSO4+SO2↑+2H2O。濃硫酸與木炭反應:C+2H2SO4(濃) CO2↑+2SO2↑+2H2O。硝酸與鋅反應:4Zn+10HNO3(很稀) 4Zn(NO3)2+N2O↑+5H2O,4Zn+10HNO3(極稀) 4Zn(NO3)2+NH4NO3+3H2O。濃硝酸與木炭、單質(zhì)硫、磷的反應等。
作為氧化性酸,不僅能氧化金屬而且還能氧化某些非金屬單質(zhì)。而酸的氧化性即H+的氧化能力較弱,只能氧化較活潑的金屬(即金屬活動性順序中氫前面的金屬)。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試管Ⅱ中紅棕色氣體為NO2,由硝酸被還原生成
B.等質(zhì)量的Cu完全溶解時,Ⅱ試管中消耗的HNO3多
C.將Cu換成Fe之后重復實驗,依然是試管Ⅱ中反應更劇烈
D.試管Ⅱ中反應后溶液顏色與試管Ⅰ中的不同,是由于溶有NO2
答案:C
解析:試管Ⅰ中Cu與稀硝酸反應生成NO,然后NO與氧氣反應生成紅棕色氣體NO2。試管Ⅱ中紅棕色氣體為NO2,由硝酸被還原生成,A正確;銅與稀硝酸反應時,3 mol Cu消耗8 mol硝酸,銅與濃硝酸反應時,1 mol Cu消耗4 mol硝酸,則等質(zhì)量的Cu完全溶解時,Ⅱ中消耗的HNO3更多,B正確;常溫下Fe遇濃硝酸發(fā)生鈍化,則將Cu換成Fe之后,試管Ⅱ中反應不明顯,C錯誤;二氧化氮為紅棕色氣體,則試管Ⅱ中反應后溶液顏色與試管Ⅰ中的不同,是由于溶有NO2,D正確。
對點訓練1-1對于下列事實的解釋錯誤的是 ( )
A.紙張上滴上濃硫酸后出現(xiàn)發(fā)黑現(xiàn)象,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
B.濃硝酸在光照下顏色變黃,可以通過通入O2消除黃色
C.常溫下,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說明鋁與濃硝酸不反應
D.濃硫酸常溫下與銅不反應,加熱時才能發(fā)生反應
答案:C
解析:濃硝酸在光照下顏色變黃,是由于濃硝酸在光照下分解生成NO2,通入O2可以發(fā)生反應4NO2+O2+2H2O === 4HNO3,B正確;常溫下,鋁在濃硝酸中發(fā)生鈍化,所以濃硝酸可以用鋁罐貯存,但鈍化屬于化學變化,C不正確。
... ... ...
本章整合PPT,第二部分內(nèi)容:突破二
非金屬單質(zhì)及其化合物推斷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
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推斷是將分散的知識點連成線、織成網(wǎng),可有效地考查抽象、求異、發(fā)散和收斂等思維能力。
1.解題“五步曲”
①審:審清題意,從題干→問題→框圖迅速瀏覽一遍,盡量在框圖中把相關信息表示出來,明確求解要求。
②找:找“題眼”即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此步非常關鍵。
③析:從題眼出發(fā),聯(lián)系新信息及所學的舊知識,大膽猜測,順藤摸瓜,應用正逆向思維、發(fā)散和收斂思維、橫向縱向思維等多種思維方式,進行綜合分析、推理,初步得出結(jié)論。
④驗:驗證確認,將結(jié)果代入原題檢驗,完全符合才算正確。
⑤答:按題目的要求寫出答案。
2.破題最關鍵:尋找解題“突破口”,抓“特”字
(1)特征現(xiàn)象
①有顏色的氣體:Cl2(黃綠色)、NO2(紅棕色)和溴蒸氣(紅棕色)等。
②有漂白作用的氣體:Cl2(有水時)、SO2等。
③在空氣中點燃后火焰呈淡藍色的氣體:CH4、CO、H2等。
④通�?勺鳛楸Wo氣的氣體:N2和Ar等。
⑤溶于水顯堿性的氣體只有NH3。
⑥在空氣中迅速由無色變?yōu)榧t棕色的氣體只有NO。
⑦能與鹽酸作用產(chǎn)生無色無味的氣體,且將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能產(chǎn)生白色渾濁的物質(zhì)必含
⑧能與鹽酸作用產(chǎn)生有刺激性氣味的無色氣體,且將該氣體通入品紅溶液中能使之褪色,加熱后又恢復原來顏色的物質(zhì)必含
... ... ...
本章整合PPT,第三部分內(nèi)容:突破三
常見氣體的制備
1.有關氣體制備實驗的分析思路
2.常見氣體的制備
4.氣體的凈化
雜質(zhì)氣體易溶于水的可用水來吸收,酸性氣體雜質(zhì)可用堿性物質(zhì)吸收,堿性氣體雜質(zhì)可用酸性物質(zhì)吸收,能與雜質(zhì)氣體發(fā)生反應生成沉淀或可溶性物質(zhì)的物質(zhì)也可作為吸收劑,水為雜質(zhì)時可用干燥劑吸收。
5.氣體的收集
(1)設計原則:根據(jù)氣體的溶解性或密度來選擇收集裝置。
(2)收集裝置基本類型
6.尾氣處理裝置
尾氣中若含有易燃、易爆、有毒或有刺激性氣味的氣體,需增加尾氣處理裝置,防止氣體排入空氣中污染環(huán)境。常見尾氣處理裝置如下:
注意:對于溶解度很大的氣體,吸收時應防止倒吸。常見的防倒吸裝置還有如下幾種改進裝置(以NH3的吸收為例,未注明的液體為水)。
... ... ...
關鍵詞:魯科版高中化學必修一PPT課件免費下載,本章整合PPT下載,物質(zhì)的性質(zhì)與轉(zhuǎn)化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