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九年級語文下冊《出師表》PPT免費課件(第1課時),共18頁。
學習目標
1.理清作者的寫作思路,把握文章結構特點。
2.積累并會運用文中大量的詞語,特別是成語。
3.領會文章融議論、記敘、抒情為一體的寫法。
作者簡介
諸葛亮 , 三國時政治家、文學家。字孔明。瑯邪陽都(今山東沂水縣南)人,出身于世代官宦家庭。早孤,躬耕于南陽隆中(今湖北襄陽)。素有大志,每自比于管 仲、樂毅。建安十二年(207),劉備三顧草廬,請他出山共圖大業(yè)。次年,在諸葛亮的謀劃下,劉備聯(lián)合孫權,在赤壁擊敗曹操。其后又進占荊州,襲取益州,形成了魏、蜀、吳三分天下的局面。劉備稱帝,拜他為丞相。劉禪繼位后,蜀漢事無巨細,都取決于他。
總結
第1段通過對當時形勢的分析,提出具體建議。
(1)指出當時形勢的危急。
文章起始并不先說出師的事,也不急于提出建議,而是先從分析天下大勢人筆,指出:“天下三分”,而蜀漢最為弱小,處在“危急存亡”的嚴重關頭。對形勢的這一清醒的估計,是暗示劉禪,如不發(fā)憤圖強,國家必然敗亡。
(2)指出其有利條件。
內(nèi)外之臣均有“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而“不懈于內(nèi)”“忘身于外”的耿耿忠心。這告訴劉禪,只有依靠、重用這些賢德忠貞之士,才可救亡圖存,以竟先帝之業(yè)。
(3)提出具體建議。
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②“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
(4)這一段中先后兩次提出劉備,其用意何在?
意在激發(fā)劉禪竟父之志和啟示他效先帝用人之明。
... ... ...
關鍵詞:出師表PPT課件免費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