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我所欲也》PPT精品課件下載
第一部分內(nèi)容:課時目標
1.正確辨別文中的難詞難句,用比較的方式理解部分實詞的古今異義,用文白對照的方式把握某些句子的意思。
2.把握本文比喻、正反對比、舉例等論證方法和善于借題發(fā)揮、因勢利導的論辯藝術(shù)。
3.加強朗讀訓練,品味孟子文章的語言特點,領(lǐng)會文章的思想內(nèi)涵。
4.感悟古人遣詞造句之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進而陶冶情操。
... ... ...
魚我所欲也PPT,第二部分內(nèi)容:作者簡介
孟子(約前372—前289)
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是戰(zhàn)國時期儒家的代表人物,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曾仿效孔子,帶領(lǐng)門徒周游各國,但不被當時各國所接受,隨后退隱與弟子一起著書。孟子與其弟子的言論匯編于《孟子》一書,是儒家學說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
寫作背景
孟子生活在戰(zhàn)國時期,社會動蕩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當時,各大國間“爭地以戰(zhàn),殺人盈野;爭城以戰(zhàn),殺人盈城”。對此,孟子的政治主張主要是“兼愛”“非攻” 。孟子最早提出“民貴君輕”的主張,認為只有“不嗜殺人者”,才能統(tǒng)一天下。
... ... ...
魚我所欲也PPT,第三部分內(nèi)容:積累字詞
不為茍得也( ) 為( )宮室之美為( )之
一簞食( ) 一豆羹( ) 蹴( )爾
不屑( ) 茍得( )
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 )
得兼:能夠同時得到。
有甚于:比……更重要。
簞:古代盛飯用的圓竹器。
茍得:茍且偷生。
患:禍患,災難。
已:停止,放棄。
... ... ...
魚我所欲也PPT,第四部分內(nèi)容:原文譯文
原文
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死亦我所惡,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則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惡莫甚于死者,則凡可以避患者何不為也?由是則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則可以避患而有不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
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弗受;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萬鐘則不辨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為宮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
魚是我所想要的,熊掌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愿舍棄魚而選取熊掌。生命也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要的,如果這兩種東西不能同時得到,我寧愿舍棄生命而選取道義。生命是我所喜愛的,但我所喜愛的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死亡是我所厭惡的,但我所厭惡的還有超過死亡的事,所以有的災禍我不躲避。如果人們所喜愛的東西沒有超過生命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求得生存的手段,有什么不可以使用呢?如果人們所厭惡的事情沒有超過死亡的,那么凡是能夠用來逃避災禍的方法哪會不采用呢?采用這種做法就能夠活命,可是有的人卻不肯采用;采用這種辦法就能夠躲避災禍,可是有的人也不肯采用。是因為有比生命更想要的,有比死亡更厭惡的。并非只是賢人有這種本性,人人都有,只是賢人能夠不喪失罷了。
一碗飯,一碗湯,得到它就能活下去,不得到它就會餓死。可是輕蔑地呼喝著給人吃,饑餓的行人也不愿接受;用腳踢給別人吃,乞丐也因輕視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它。這樣,高官厚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是為了住宅的華麗,妻妾的侍奉和認識的窮人感激我嗎?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卻為了住宅的華麗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卻為了妻妾的侍奉卻接受了它;以前(有人)寧肯死也不愿接受,現(xiàn)在(有人)為了認識的窮人感激自己卻接受了它。這種做法不是可以讓它停止了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本性。
... ... ...
魚我所欲也PPT,第五部分內(nèi)容:理解文本
課文第一段可分為幾個層次?簡要概括大意。
第一層(從開頭到“舍生而取義者也”):作者先講一個生活常理,即在魚和熊掌不可以同時得到的情況下,一般要“舍魚而取熊掌”,以這個生活常理為喻,自然地引出在生和義無法同時兼顧的情況下應該“舍生而取義”的結(jié)論這也是本文的主旨。
第二層(從“生亦我所欲”到“所惡有甚于死者”):作者先從正面來講,又從反面來申述。
第三層(最后一句“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者能勿喪耳”):說明其實人人都有向善之心,“賢者”能夠保有“本心”而已。
課文第二段有什么作用?
第二段運用舉例論證,先舉正面事例,再舉反面事例,告訴人們“本心”的喪失是一個漸變的過程,人應該時時反省自己才行。
這篇文章主要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1) 比喻。“舍魚而取熊掌者也”是一個巧妙而貼切的比喻,它恰當?shù)卣f明了在人們所喜愛的兩件事物不能同時兼得的情況下,就必須擇優(yōu)而取。“一簞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說明飲食對饑餓者雖然重要,但不合乎禮義也寧死不食,從而證明了“義”重于“生”,突出了主題。
(2) 對比。生與義比,義比生更可貴;死與不義比,不義比死更可惡。又用假設方式與事實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人。最后用“不食嗟來之食”與“不辯禮義而受萬鐘”作對比,贊揚了舍生取義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貪圖榮華富貴而不顧禮義廉恥的權(quán)貴們。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
(3) 排比。如文章結(jié)尾處:“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一組排比句,既總括上文內(nèi)容,又一氣呵成,極大地增強了文章的氣勢和論辯力量。
當今時代還需要孟子所說的“義”嗎?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義”的內(nèi)涵發(fā)生了變化。我們現(xiàn)在所說的“義”是指社會公義,“利”指一己之私利,即個人利益要服從于集體利益、國家利益乃至民族利益。無論在當今社會,或是未來社會,社會公義都是不可或缺的。時代越進步,人們的精神內(nèi)涵就應越豐厚。
... ... ...
魚我所欲也PPT,第六部分內(nèi)容:檢測小結(jié)
解釋句中加點詞的含義
(1)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茍得:茍且取得,這里是茍且偷生的意思
(2) 所惡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禍患,災難
辟:同“避”,躲避
... ... ...
魚我所欲也PPT,第七部分內(nèi)容:課時小結(jié)
本文先以魚和熊掌為喻,引出“義”比生命更重要,人應該保持本心,舍生取義。他對比了兩種人生觀,贊揚了那些重義輕生、舍生取義的人,斥責了那些茍且偷生、見利忘義的人。告誡人們不辨“禮”“義”而貪求富貴的行為是不可取的。
關(guān)鍵詞:部編人教版九年級語文下冊PPT課件免費下載,魚我所欲也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