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編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活板》PPT教學課件(第1課時),共30頁。
我們中華民族有舉世聞名的四大發(fā)明——火藥、造紙術、指南針、活字印刷;钭钟∷⑹潜彼螒c歷年間畢昇發(fā)明的,它改進了制版工藝,提高了印刷功效,為推動科學文化的發(fā)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今天我們就來學習課文《活板》,了解這一發(fā)明吧。
學習目標
1.了解本文作者及《夢溪筆談》的相關知識。
2.掌握按事物操作程序說明事物的方法。(重、難點)
3.感受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chuàng)造力,激發(fā)熱愛科學、開拓創(chuàng)新的熱情。(素養(yǎng))
作者介紹
沈括(1031—1095),北宋科學家、政治家。字存中,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潤州,筑夢溪園(今江蘇鎮(zhèn)江東),舉平生見聞,撰《夢溪筆談》。他博學多聞,于天文、地理、典制、律歷、音樂、醫(yī)藥等都有研究。對當時科學發(fā)展和生產(chǎn)技術的情況,凡有所見,無不詳為記錄。
作品介紹
《夢溪筆談》,北宋沈括撰。因?qū)懹跐欀?治今江蘇鎮(zhèn)江)夢溪園而得名。內(nèi)容涉及天文、數(shù)學、物理、化學、生物等。其中,自然科學部分總結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的科學成就,如畢昇發(fā)明活字印刷術等。
人物介紹
畢昇(?—約1051),北宋工匠、發(fā)明家。宋初為書肆刻工。宋慶歷年間(1041—1048),他根據(jù)實踐經(jīng)驗,發(fā)明膠泥活字印刷技術,即在膠泥片上刻字,一字一印,用火燒硬后,便成活字。這一技術未及推廣,畢昇就去世了。他的字印為沈括家人收藏,事跡見于沈括的《夢溪筆談》。
整體感知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shù)/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shù)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備/一板內(nèi)/有重復者。不用,則/以紙/帖之,每韻/為一帖,木格/貯之。有奇字/素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為余群從/所得,至今/寶藏。
【譯文】用雕版印刷書籍,唐朝時人們還沒有大規(guī)模地做這種事。從馮瀛王時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經(jīng),以后的經(jīng)典文獻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宋朝慶歷年間,有一個叫畢昇的平民,又發(fā)明了活字版(印刷)。它的方法:用黏土刻字,字模薄得像銅錢的邊緣,每個字刻一個字模,用火燒使它堅硬。先設置一塊鐵板,在它的上面用松脂、蠟混合紙灰之類的東西蓋好。想要印刷時,就把一個鐵框子放在鐵板上面,然后在鐵框內(nèi)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滿了一個鐵框就成為一塊印版,把它拿到火上烤;等鐵板上的藥物稍稍熔化,就用一塊平板按在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鐵板上的)活字平得像磨刀石。
如果只印三兩本,不能算是簡便;如果印幾十本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顯得極其快速了。通常是做兩塊鐵板,這一塊在印刷,那一塊已另外在排字了,這塊印刷才完,第二塊板已經(jīng)準備好了。兩塊相互交替使用,很短的時間就能完成。每一個字都有好幾個印模,像“之”“也”等字,每個字有二十多個印模,用以準備用一板內(nèi)有重復的字。
不用時,就用紙來標記活字,每個韻部做一個標簽,用木格(分別)貯存這些活字。遇到平時沒有準備的生僻字,隨即刻制,用草燒火烘烤,一會兒就能制成。不用木頭刻活字的原因,是木頭的紋理有疏有密,沾水就會變得高低不平,再加上木刻的字會和藥物粘在一起,(拆板時)拿不下來,不像用膠泥燒制的字模,印完后再用火一燒,使藥物熔化,用手輕輕一撣,那些字模就會自己掉落下來,一點兒也不會被藥物弄臟。
畢昇死后,他的字模被我的堂兄弟和侄子們得到,到今天還珍貴地收藏。
精讀細研
板印書籍,唐人尚未盛為之。自馮瀛王始印五經(jīng),已后典籍皆為板本。
“盛”字前面用“尚未”修飾限制,說明雕版印刷唐時已有,但還未普遍應用。“已后”點明雕版印刷普遍應用的時間。“皆”字說明雕版印刷應用的廣泛。
慶歷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板。
這句交代活版發(fā)明的時間和發(fā)明人。“慶歷中”交代活版發(fā)明的時間,“布衣”點出發(fā)明人的身份。“又”字呼應上文,明確活版術與雕版術的源流關系,同時自然地引出下文對活版術的詳細介紹。
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范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范為一板,持就火煬之;藥稍镕,則以一平板按其面,則字平如砥。
畫線部分寥寥數(shù)語,就非常清楚地說明了活字的材料、形狀和加工方法。用“薄如錢唇”比喻刻字的厚度,用“字平如砥”形容板上字模的平整。比喻形象、準確,突出制版技術的精妙,
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一板……一板……更互用之”說明兩版輪換印刷的方法非常簡潔。“瞬息可就”,反映了活版印刷的效率之高。
... ... ...
關鍵詞:活板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