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xué)上冊《線段的和與差》PPT教學(xué)課件,共26頁。
情景導(dǎo)入
兩條線段可以比較長短,還可以求出它們的和與差.
探索新知
1. 畫線段AB=1cm,延長AB到點C,使BC=1.5cm.你認為線段 AC和AB,BC有怎樣的關(guān)系?
2. 畫線段MN=3cm,在MN上截取線段MP = 2cm.你認為線段 PN和MN,MP有怎樣的關(guān)系?
如右圖,已知兩條線段a和b,且a>b.在直線l上畫線段AB = a,BC=b,則線段AC就是線段a與b 的和,即AC=a+b.
如右圖,在直線l上畫線段 AB=a,在AB上畫線段AD = b,則 線段DB就是線段a與b的差,即 DB=a-b.
線段的和與差:如圖,點C在線段AB上,則AB=AC+BC,AC=AB-BC.
總 結(jié)
本題中點C的位置不明確,因此需要對點C的不同位置進行分類討論.若點C在線段AB上,則AC=AB-BC;若點C在線段AB的延長線上,則AC=AB+BC.
典題精講
1. M,N兩點的距離是20厘米,有一點P,如果PM+PN=30厘米,那么下列結(jié)論正確的是( )
A.點P必在線段MN上
B.點P必在線段MN的延長線上
C.點P必在直線MN上
D.點P可能在直線MN上,也可能在直線MN外
2. 根據(jù)圖填空:
(1)MN=AN-_______;
(2)AM=AB-MN- _______ ;
(3)AB=AM+MN+ _______ = _______ +MB.
總 結(jié)
作線段的和及倍數(shù)問題,一般都在所作直線上依次截取;作線段的差在被減數(shù)的線段內(nèi)也依次截取,余下的線段即為所求的差.
小試牛刀
1.如圖,C,D是線段AB上的兩點,且D是線段AC的中點,若AB=10cm,BC=4cm,則AD的長為( )
A. 2cm B. 3cm C. 4cm D. 6cm
2.如圖,AB=12 , C為AB的中點,點D在線段AC上,且AD:CB =1:3,則D,B兩點間的距離為( )
A. 4 B. 6 C. 8 D. 10
3.已知線段AB=10cm,點C是直線AB上一點,BC=4cm,若M是AC的中點,N是BC的中點,則線段MN的長度是( )
A. 7cm B. 3cm C. 7cm或cm D. 5cm
課堂小結(jié)
計算線段長度的技巧:
(1)逐段計算法:即欲求線段a+b的長,先求a,再求b,然后計算a+b.
(2)整體求值法:當根據(jù)已知條件無法進行逐段計算或逐段計算比較繁瑣時,應(yīng)考慮運用整體思想求值.
(3)設(shè)元求值法:當問題中出現(xiàn)線段的比例關(guān)系時,常采用數(shù)形結(jié)合思想,根據(jù)圖形的特點和題目的已知條件,選擇一個最恰當?shù)牧吭O(shè)為未知數(shù),建立方程求解.
... ... ...
關(guān)鍵詞:線段的和與差PPT課件免費下載,.PPTX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