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說》PPT課件7
學習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能夠有感情地朗誦詩歌,能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過程與方法目標:學習擬人、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體會它們在形象塑造、表情達意中的作用。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通過學習作者對春雨形象的描繪和歌頌,領悟作者對兒童的關愛之情。
學習重難點
1、學習擬人、比喻、反復等修辭手法,體會它們在形象塑造、表情達意中的作用。
2、通過學習作者對春雨形象的描繪和歌頌,領悟作者對兒童的關愛之情。
... ... ...
作者簡介
鄭愁予原名鄭文韜,1933年出生于山東濟南。童年隨父輾轉大江南北,1949年隨家人去臺灣,1951年開始發(fā)表作品,1968年赴美,在愛荷華大學國際寫作班進修學習,獲藝術碩士學位。
此后一直保持沉默、很少發(fā)表作品。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寶刀未老”,勤耕不輟,代表作有《錯誤》、《水手刀》等,大多以旅人為抒情主人公,被稱為“浪子詩人”�,F旅居美國,為“現代詩社”成員,任耶魯大學東亞文學系教授。
... ... ...
讀準字音
田圃( ) 禁錮( )( )
枯黃( ) 喑�。� )
留滯( ) 襁褓( )( )
蓑衣( ) 喧嚷( )
整體感知
按雨的行蹤:“雨前——雨中——雨教——雨息”
雨前(1):寫春雨來前大地蕭條,也因大地蕭條,才來探訪大地。
雨中(2—5):寫春雨來臨,大地更新,春雨的來臨為大地帶來了歡樂。
... ... ...
課文講解
1、文章標題為《雨說》,請概括一下,雨“說”了哪些話?
“雨”說她來了;她是溫柔親切的愛的使者;她,靜悄悄地走來,孩子們不要拒絕她的來到;她,來自遙遠的地方;她曾在幸運的笑中長大。“雨”說她來了,就不再回去,當孩子們學會了自由地笑,她快樂地安息。
2、副標題為什么取做“為生活在中國大地上的兒童而歌”?
表明詩人對中國兒童的期待和祝愿,有利于理解詩的主旨,同時也讓我們明白了此詩的寫作目的。
... ... ...
白云——自由的象征。
(1)雨具有返老還童之心;即對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
(2)雨是帶給下一代人以自由、幸福的使者,是作者本人的化身;
(3)雨希望萬物都像它一樣,有一個快樂的童年生活,所以這句詩也表達了作者對未來的憧憬。
課堂小結
全詩共九節(jié),以題目“雨說”開篇,并通過“雨說”的反復,貫穿詩篇,形成前后呼應的結構。詩人借雨融入大地的現實,賦予雨以象征意義——犧牲自己的生命,為孩子們帶來追求自由、幸福的信念和理想全詩洋溢著輕松愉快、清新活潑的氣息。
課堂練習
1、《雨說》這首詩寫于“文革”災難結束后的( 1979 )年,“我來采訪四月的大地”句中的“大地”實指( 中國 )。
2、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xuān(喧 )嚷 油gāo(膏)
3、修辭方法與其他三項不同的一句是( )
A. 別關起你的門窗,放下你的簾子/別忙著披蓑衣,急著戴斗笠
B. 我來了,雷電不喧嚷,風也不擁擠
C. 君不見,柳條兒見了我笑彎了腰啊/石獅子見了我笑出了淚啊
D. 當魚塘寒淺留滯著游魚/小溪漸漸喑啞歌不成調子
關鍵詞:雨說教學課件,魯教版九年級上冊語文PPT課件下載,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雨說PPT課件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