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騷》PPT
第一部分內(nèi)容:導入新課
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開創(chuàng)了現(xiàn)實主義的詩風,與之相提并論的《楚辭》則開創(chuàng)了浪漫主義的詩風。所以,“風騷”就成了文學的代名詞。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楚辭》中的名篇《離騷》。
... ... ...
離騷PPT,第二部分內(nèi)容:屈原與楚詞
1、 簡介屈原
(約前 339 —約前 278),我國最早的大詩人。名平,字原 ,又自云名正則 ,字靈均。戰(zhàn)國楚人。初輔佐懷王,做過左徒、三閭大夫。主張彰明法度,舉賢授能,改革政治,東聯(lián)齊國,西抗強秦,其政治理想的內(nèi)容是“美政”。后遭讒去職,兩次被流放,因無力挽救楚國的滅亡,政治理想無法實現(xiàn),投汨羅江而死。其主要作品有《離騷》、《天問》、《九歌》、《九章》等。其作品
2、“楚辭”
①詩體名。屈原吸收楚地民間語言和民歌形式而創(chuàng)作的一種詩歌樣式,又稱“騷”體。
②總集名。西漢劉向所輯,收屈原、宋玉及漢代淮南小山、東方朔、王褒、劉向等人的詩歌作品,主要是屈原的作品。
③特色:“楚辭”以優(yōu)美的語言、豐富的想象,溶化神話傳說,塑造鮮明形象;以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的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富有積極浪漫主義精神。對后世影響很大。
... ... ...
離騷PPT,第三部分內(nèi)容:解題
《離騷》代表了“楚辭”的最高成就。它不僅是屈原的代表作,同時也是我國古典文學中最偉大的長篇抒情詩。
“離”,通“罹”,“遭遇”之義;“騷”,“憂愁”義。“離騷”,即“遭遇憂愁”的意思。司馬遷解釋“離騷”為“離憂”;班固解釋為“遭遇憂患”;王逸解釋為“離別的愁思”;也有人解釋為“牢騷”,F(xiàn)多采用班固的解釋。
《離騷》前半部分,作者反復傾訴其對于楚國命運的關(guān)懷,表達了他要求革新政治、與權(quán)貴集團斗爭的強烈意志;后半部分又通過神游天上、追求理想的實現(xiàn)和失敗后欲以身殉的敘述,反映出他熱愛楚國的思想感情。作品運用“香草美人”的比喻、大量的神話傳說和豐富的想象,形成絢爛的文采和宏偉的結(jié)構(gòu),表現(xiàn)出積極浪漫主義的精神,對后世文學有深遠的影響。全詩 372 句, 93 節(jié), 2464 字,課文是節(jié)選。
... ... ...
離騷PPT,第四部分內(nèi)容:課文串講
屈原《離騷》一詩博大精深,主題是表達憂國憂民的愛國熱情和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課文節(jié)選部分共13節(jié)、52句。
前七節(jié)自敘受屈遭貶的政治原因,表示不愿同流合污;
后六節(jié)表現(xiàn)追求美政、九死未悔的高尚節(jié)操,抒發(fā)憂國憂民、獻身理想的愛國感情。
... ... ...
離騷PPT,第五部分內(nèi)容:參考譯文
我長嘆息地禁不住要灑下眼淚,我哀憐著人民的生涯多么艱苦。我雖然是愛好修潔而自制花環(huán),在清早做成,晚上便已被人折毀。不怕他就毀壞了我秋蕙的花環(huán),我又要繼續(xù)著用白芷花來替代。說到頭是我自己的情愿而心甘,縱使是死上九回我也不肯悔改。怨恨君心荒唐啊,始終不能體察民心。你周圍的侍女嫉妒我的豐姿,誹謗我好做淫蕩之事。世俗本來善于投機取巧啊,違背規(guī)矩而任意改變措施。違背準繩而隨意歪曲啊,競相把茍合取悅于人奉作法度。我憂郁失意啊,我孤獨地遭受著今世的窮困。寧愿突然死去而魂離魄散,也不肯同乎流俗,屈節(jié)卑躬。鷹和隼不能夠和凡鳥同群,原來是自古以來就是這樣。哪有方和圓能夠互相通融?哪有曲和直能夠一概相量?我委曲著情懷,抑制著意氣,我忍受著譴責,排遣著羞恥。伏清白之志而死忠貞之節(jié),本是前代的圣人之所稱許。
... ... ...
離騷PPT,第六部分內(nèi)容:課文賞析
1、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余雖好修姱以鞿羈兮,謇朝誶而夕替。
前兩句發(fā)感慨,同情人民生活的艱難。“民生”也可理解為“人生”,即自嘆人生多艱。這兩句承上啟下。后兩句極寫不為楚君所容。為什么“朝誶而夕替呢”? 原因是以下幾個:
A.“既替余以蕙纕兮,又申之以攬茝”。
B.靈修浩蕩,“終不察夫民心”。
C.“眾女嫉余之娥眉,謠諑謂余以善淫”。
D.“固時俗之工巧”“背繩墨以追曲”。
而自己的態(tài)度是“亦余心之所善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鷙鳥不群,“異道”難以相安,寧肯“伏清白以死直”“固前圣之所厚”。從而揭示自己的情懷,表達“九死其猶未悔”的意志。
2、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
這一句表明屈原志向不改,堅貞不屈。真可說是一條鐵骨錚錚的漢子。屈原最不能容忍的是那群無恥小人對他的惡毒誣蔑,一會說他穿著奇裝異服,一會又說他面容姣好,肯定是個善淫之輩。這群人追名逐利,篡改法令,歪曲是非,混淆黑白,競相諂媚,把朝廷弄得烏煙瘴氣。屈原下決心絕對不和他們合流,他自比不合群的鷙鳥,孤傲、矯健,“自前世而固然”,他不想改變,也無法改變,這就像方圓不能周,異道不相安一樣。在這里,屈原清楚地預感到了自己的結(jié)局,但他并不后悔自己的選擇。句中“雖九死其猶未悔”和同出自于《離騷》的“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詩句是后人引以自勉和共勉最多的句子。
... ... ...
離騷PPT,第七部分內(nèi)容:思想內(nèi)容
1、展示了詩人的“美政”理想,希望楚王效法歷代圣君,不要重蹈那些昏君、暴君的覆轍;希望楚王“舉賢授能”,修明法度,以便治國。
2、深刻揭露了楚國混濁的社會現(xiàn)實。詩人批評了楚王的反復無常、聽信讒言,更以激憤的心情揭露了楚國朝廷中的一批小人的丑惡嘴臉。
3、表現(xiàn)了詩人的高尚品格。熾熱的愛國激情、對美好情操的執(zhí)著追求、不與小人同流合污的堅強意志、為理想至死不渝的斗爭精神等等。
... ... ...
離騷PPT,第八部分內(nèi)容:文章特色
1 、深刻的現(xiàn)實內(nèi)容與高度的浪漫主義藝術(shù)形式的完美結(jié)合
《離騷》作為一首宏偉瑰麗、令人回腸蕩氣的政治抒情詩,以大膽的想象、夸張和象征等手法,生動而曲折地反映了楚國的現(xiàn)實斗爭,表現(xiàn)作者了對現(xiàn)實社會的深廣憂憤和精神上的追求。
2、 語言特色
以六字句為基本句式,加上虛字“兮”,參差變化,舒展自如;雙句押韻,節(jié)奏鏗鏘而活潑變化,抒情淋漓酣暢,聲情并茂;間以楚地方言,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3、 賦的運用
本篇的賦既用于敘事,也用于抒情,使人感到真實而又易于接受。例如用于敘事的:“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用于抒情的:“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4、 比興手法
王逸把《離騷》的意象體系分為三類:社會性的意象群,自然界的意象群,神話界的意象群。課文中的意象體系多為第一、二類,即主要以“香草美人”為喻(蕙, 茝 ,芰荷,芙蓉,蛾眉等),表達自己高潔的胸懷、美好的心靈。
此外,屈原善于運用打比方來說理。
... ... ...
《離騷》一詩塑造了一個什么樣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首先,他有著突出的外部形象的特征。“高余冠之岌岌兮,長余佩之陸離。”“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
其次,他具有鮮明的思想性格。
第一,他是一位進步的政治改革家,主張法治(“規(guī) 矩”“繩墨”),主張舉賢授能。
第二,他主張美政,重視人民的利益和人民的作用(“哀民生之多艱” “怨靈修之浩蕩兮,終不察夫民心”),反對統(tǒng)治者的荒淫暴虐和臣子的追逐私利。
第三,他追求真理,堅強不屈(“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雖體解吾猶未變兮,豈余心之可懲”)。
這個形象,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兩千多年來給了無數(shù)仁人志士以品格與行為的示范,也給了他們以力量。
... ... ...
離騷PPT,第九部分內(nèi)容:《離騷》的浪漫主義
《離騷》的浪漫主義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塑造了一個為理想而獻身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由于理想的崇高、人格的峻杰、感情的強烈這個形象遠遠超出現(xiàn)實之上;《離騷》始終貫穿著詩人以理想改造現(xiàn)實的頑強斗志和以身殉理想的不渝精神:謳歌理想是本詩浪漫主義的精神實質(zhì)。
第二,采用了浪漫主義的表現(xiàn)手法。表現(xiàn)在詩人馳騁想象,糅合神話傳說,歷史人物、自然現(xiàn)象編織成幻想的世界。如關(guān)于神游一段的描寫,詩人朝發(fā)蒼梧,夕至懸圃(神話中的山),他以望舒(傳說中為月亮駕車的神)飛廉(風神之名)鸞凰、鳳鳥、飄風、云霓為侍從儀仗,上叩帝閽(天帝的看門人),下求佚女(帝嚳的妃,商人祖先契的母親),想象豐富奇特,境界仿佛迷離,場面宏偉壯麗,有力地表現(xiàn)了詩人追求理想的精神。
第三,詩人常用夸張的手法突出事物特征。如,詩人以花草冠佩象征品格已富有優(yōu)美想象,而集中的夸張描寫,則把詩人品格的高潔表現(xiàn)到極至,具有了浪漫主義特質(zhì)。
... ... ...
離騷PPT,第十部分內(nèi)容:知識延伸
端午亦稱端五,是我國最大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端五的“五”字又與“午”相通,按地支順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時為“陽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陽”。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稱重五,也稱重午。此外,端午還有許多別稱,如:夏節(jié)、浴蘭節(jié)、女兒節(jié),天中節(jié)、地臘、詩人節(jié)等等。
迄今為止,影響最廣的端午起源的觀點是紀念屈原說。在民俗文化領(lǐng)域,我國民眾把端午節(jié)的龍舟競渡和吃粽子都與屈原聯(lián)系起來。俗說屈原投江以后,當?shù)厝嗣駛渌,便駕舟奮力營救,因有競渡風俗;又說人們常放食品到水中致祭屈原,但多為蛟龍所食,后因屈原的提示才用楝樹葉包飯,外纏彩絲,做成后來的粽子樣。
關(guān)鍵詞:人教版高中語文必修二PPT課件免費下載,離騷PPT下載,.PPT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