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PPT課件7
蒹 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 ... ...
主旨多樣性
本詩之主題歷來眾說紛壇。有人認為是愛情詩,有人認為是明智詩,有人認為是懷人詩,有人認為是人生哲理詩。各有其理,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見”之情,“執(zhí)著追求”之意,“堅貞不渝”之志。因此我們偏向認為這是一首愛情詩,講了一個主人公苦苦追尋伊人而不得的愛情故事。
詩意粗解
我昨晚一夜沒有睡覺,
清晨往河邊去散步。
水邊的蘆草依然還是青青地,
草上的白露已經凝成秋霜了。
我的愛人明明是站在河的那邊,
我想從上渡頭去趕他,路難走又太遠了,
我想從下渡頭去趕他,他又好像站在河水的當中一樣。
啊,我追逐的只是一個幻影呀!(郭沫若)
... ... ...
特 點
寫作特點
賦中見興,勾勒景物
重章疊句,回環(huán)復沓
語言樸素,生動活潑
藝術特點
意境朦朧,含蘊不盡
重章疊句,深化意境
事實虛化,意象空靈
... ... ...
結構內容
全詩三章
一、用水岸邊的秋景起興,展現(xiàn)一幅河上秋色圖,渲染清冷氣氛,抒發(fā)了主人公與日夜相思的心上人歡會艱難之情。
二、每章只換幾個字,這不僅發(fā)揮了重章疊句、反復吟詠、一唱三嘆的藝術效果,而且更深入一層把主人公企求和失望的情緒推向高潮。
三、反復詠嘆,表現(xiàn)了可望而難即,無可奈何的心緒和空虛惆悵的情致。
用 語
首章的“蒼蒼”,次章的“凄凄”,末章的“采采”,寫出蘆葦?shù)念伾缮n青至凄青到泛白,把深秋凄涼的氣氛渲染得越來越濃。而從聲情上愈轉低沉,哀婉之意自然流露。
白露“為霜”、“未晞”、“未已”的變換,描繪出朝露成霜而又融為秋水的漸變情狀與過程,形象地畫出了時間發(fā)展的軌跡,暗示追求時間的漫長與追求者的執(zhí)著。
描寫伊人所在地點時,“方”、“湄”、“涘”三字的變換,就把伊人在彼岸等待詩人和詩人盼望與伊人相會的活動與心理形象而真切地描繪了出來,這樣寫,大大拓寬了詩的意境。
另外,像“長”、“躋”、“右”和“央”、“坻”、“沚”的變換,描述出了追求道路上的曲折。
若把三章詩所用幾組變換的詞語聯(lián)系起來加以品味,更能體會到詩的雋永淳厚的意味。
... ... ...
手 法
1.“興”,即起興,渲染場景、烘托氣氛之用,是《詩經》經典手法。(風雅頌賦比興)詩中每章開頭都運用了起興的筆法。
2.重章迭沓,即反復,增強韻律感,結構整齊
地 位
《蒹葭》是《詩經》中表現(xiàn)“朦朧美”的名篇,在《秦風》中獨標一格,是中國第一首朦朧詩。
《詩經》中的意象絕大多數(shù)都是零散的,不能成為獨立審美對象�!遁筝纭匪囆g技巧成熟,圓融,是《國風》乃至《詩經》中唯一具有完整,統(tǒng)一意象群的作品,可以上升到意境和風格的高度。是中國第一篇成熟的抒情作品。它的藝術手法連同詩中那些意象及由此形成的悠遠意境已經成為古典美的代名詞。至今,并長久地擁有蓬勃的生命力。
因此《蒹葭》在《詩經》中擁有不可撼動的地位。
關鍵詞:蒹葭教學課件,語文版九年級下冊語文課件,九年級語文幻燈片課件下載,蒹葭PPT課件下載,.ppt格式